成语解释------"敲山震虎"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8 07:29:46
这成语有什么典故吗?各位能否造一些句子,还有同义词和反义词?谢谢各位!!!

-----敲山震虎-----

表达一种委婉的警告。“敲山震虎”和“打草惊蛇”的妙处如出一辙。“敲”展示一种力量的威胁,威胁的对象是“虎”,但是并不是直接“敲”虎,而是“敲山”来惊吓老虎,达到警告的目的。

为什么不直接“敲虎”呢?国人素有“作人留三分余地”的美德,给虎留个台阶下,避免直接冲突。同时又心照不宣,“敲山”已是警告。

敲山震虎
1、计名释义

敲山震虎是通过敲山来震慑老虎,使老虎不敢发威。

2、按语评析

敲山震虎是威慑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,它是展示军事实力,迫使对方屈服的手段,达到不战而屈人之这兵的目的。

3、用计例说

例一:焚书坑儒敲山震虎

公元前213年,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的第九年,丞相李斯说:“如今,天下已经安定,法令已经统一,老百姓当努力种田做工,读书人应当努力学习现行的法令制度。可是如今还有那么一些读书人、总是死抱住老一套的东西不肯放弃,老是根据过去古书上的记载来攻击当前的政治制度,这对陛下的统治是很不利的,必须予以严厉禁止。我建议:史官所收藏的图书,凡属不是秦国的历史,全部拿来烧了;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藏的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,而是私家收藏的这一类书籍,一律焚烧掉,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。”于是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,下令焚书。

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,一下查出了460多个方士和儒生,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个大坑,把他们都活埋了,秦始皇焚书坑儒,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,他封住了正直官吏和读书人的嘴,使那些会阿谀奉承、欺上瞒下的奸人如赵高之流,逐渐成了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。

例二:武则天敲山震虎杀叛臣

公元683年12月,唐高宗病死了,太子李显即位,就是唐中宗。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。她不能容忍唐中宗重用皇后韦氏家族的人,她又把唐中宗废了,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,就是唐睿宗。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,一直由她自己做主。

唐朝的一些元老重臣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,徐敬业等人打着拥护唐中宗的旗号,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。武则天派出30万大军